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124373/9120623

The White House (白宮)
https://www.whitehouse.gov/fact-sheets/2025/11/fact-sheet-president-donald-j-trump-strikes-deal-on-economic-and-trade-relations-with-china/

 

這是在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南韓釜山會晤後達成的貿易協議中的重要部分。

🤝 協議主要內容 (用簡單語言說明)

  1. 美國降關稅並延長休戰:

    • 川普正式簽署命令,將原本針對中國部分商品(特別是芬太尼相關產品)徵收的關稅,從 20% 降到 10%。這個新稅率從 11 月 10 日開始生效。

    • 美中之間的「關稅休戰期」延長一年

  2. 中國的承諾與行動:

    • 中國承諾會採取「重大措施」來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

    • 中國同意取消暫停對部分美國農產品(例如雞肉、小麥)加徵的關稅,不過對黃豆仍維持 13% 的關稅。

    • 中國也承諾取消對稀土等關鍵礦物的出口限制

    • 中國將鬆綁對 31 家美國實體的出口管制,並停止針對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報復性措施(例如停止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單模光纖的反規避措施)。

簡單來說,這個協議讓兩國的貿易關係暫時緩和下來,互相降低了一些貿易障礙,但專家認為這還不是一個長期穩定的安排,未來一年內可能還需要重新談判。

🇺🇸 對美國的優點和缺點

👍 優點(好處)

類別好處是什麼? (簡單解釋)
經濟面減少企業成本: 關稅降低,美國公司進口中國商品時付的錢少了,這可能讓美國消費者買到的東西價格變便宜一點。
農業面農產品有出路: 中國取消了部分對美國農產品的關稅,對美國農民來說是個好消息,他們的產品又可以賣到中國去,賺到更多錢。
治安面打擊毒品流入: 中國承諾要努力阻止芬太尼(一種強力毒品)流入美國,這對改善美國的毒品問題和社會治安有幫助。
科技面半導體競爭緩解: 中國停止了一些針對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報復性措施,讓美國科技公司能稍微鬆一口氣。

缺點(壞處)

類別壞處是什麼? (簡單解釋)
談判面壓力可能變小: 關稅戰暫時停止,美國對中國施加壓力的籌碼暫時減少了,未來要讓中國做出更深層次的改變可能會更困難。
長期穩定性不確定性高: 協議只有一年,只是一個「休戰」,而不是真正的「和平」。一年後兩國關係可能又會緊張,這讓美國企業難以制定長期的投資計畫。

🇨🇳 對中國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好處)

類別好處是什麼? (簡單解釋)
經濟面出口壓力減輕: 美國降低了部分關稅,中國商品可以更順利、更便宜地賣到美國,有利於中國的工廠和出口行業,提振經濟。
科技面獲得重要物資: 中國承諾取消稀土的出口限制,換取美國鬆綁對一些中國公司的出口管制。這對需要美國技術或零件的中國公司來說是個喘息的機會。
貿易關係關係暫時緩和: 貿易戰是雙輸的局面,休戰讓兩國關係緊張度下降,避免雙方經濟繼續受損。

缺點(壞處)

類別壞處是什麼? (簡單解釋)
主權面被要求承諾多: 為了換取美國降關稅,中國必須承諾採取行動阻止芬太尼、購買美國農產品等,這可能被視為對國內政策的干預。
稀土價格失去籌碼: 中國取消了稀土的出口限制,稀土價格可能會下跌,同時也失去了用這個重要資源來反制美國的籌碼。
經濟挑戰仍有大關稅在: 雖然部分關稅降低,但美國對許多中國商品的大部分關稅仍然存在,對中國經濟的壓力並沒有完全解除。

對其他國家來說,休戰的影響分析

優點(可能的好處)

類別好處是什麼? (簡單解釋)受益的國家/地區
全球經濟穩定減少不確定性: 貿易戰沒有繼續惡化,全球市場鬆了一口氣。這讓世界各國的企業和投資者對未來比較有信心,不會擔心全球經濟因為兩大強權打架而崩潰。幾乎所有國家
供應鏈成本貿易成本下降: 美中之間的關稅停止或降低,有助於降低涉及兩國的全球供應鏈成本。例如,如果某個零件必須從中國進口到美國,中間的關稅降低了,世界其他地方的公司也可能間接受益。供應鏈緊密相連的國家,例如東南亞歐洲
農產品市場美國農產品壓力分攤: 協議要求中國購買美國的農產品。這可能讓原本湧向其他國家(例如巴西)的美國農產品,重新流回中國,緩解其他農產品出口國的競爭壓力。巴西阿根廷等主要農產品出口國
關鍵資源穩定稀土限制解除: 中國暫停對稀土等關鍵礦物的出口限制。這對高度依賴稀土的國家(如日本歐洲)的製造業是好消息,因為他們能更穩定地獲得這些重要材料。日本歐盟

缺點(可能的壞處)

類別壞處是什麼? (簡單解釋)受到衝擊的國家/地區
「轉單效應」消失訂單可能被搶回去: 貿易戰期間,許多美國公司為了避開中國的高關稅,把訂單轉移給了越南、台灣、韓國等地的工廠。現在美中關係緩和,關稅可能降低,部分訂單可能會被轉回中國,這些國家失去賺錢的機會。台灣韓國越南墨西哥等製造業大國
稀土價格變動失去價格優勢: 中國取消稀土出口限制後,市場供應增加,可能會導致稀土價格下跌,這對其他有稀土資源的國家來說,出口收入可能會減少。擁有稀土資源的國家
貿易關係不平等缺乏談判籌碼: 像是歐盟、日本等國家,他們沒有像美國那樣大的市場或關稅「籌碼」來跟中國進行談判,以爭取類似的優惠(例如要求中國取消出口限制)。歐盟日本
長期策略困境供應鏈重組停滯: 許多公司原本打算長期將生產線從中國遷出(分散風險),但休戰可能會讓他們覺得「沒那麼急了」,導致全球供應鏈重新布局的行動放慢或停滯。所有努力進行供應鏈多元化的國家